“有了‘智慧操場’,孩子們自主鍛煉的熱情高了,課間15分鐘活動也更加豐富了。如果不是這套智能設備,我們還真發(fā)現(xiàn)不了學校這些有運動天賦的孩子。有的小學生跳繩一分鐘能跳兩三百個,遠超中考體育的標準!”該校副校長石艷春介紹。
湖南婁底市漣源市長郡藍田潤和學校,學生們運用“智慧操場”進行跳繩比賽。
漣源市長郡藍田潤和學校是湖南中小學校“智慧操場”試點校之一。2024年8月,湖南省中小學校“智慧操場”試點建設項目正式啟動,在全省136所學校試點建設,探索出一條具有湖南特色的數(shù)字化賦能體育教學的新路徑,構建學校體育新生態(tài)。
目前,湖南百余所試點學校“智慧操場”已全面啟用,并接入“智趣新體育”管理平臺,實現(xiàn)了對學生運動數(shù)據(jù)的實時檢測和管理,為體育教學提供了更加科學、精準的數(shù)據(jù)支持,成為湖南中小學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直面教育痛點,“智慧操場”破繭而出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1917年4月1日,毛澤東在《新青年》上發(fā)表了名為《體育之研究》的文章,提出了著名的體育思想。穿越百年時光,毛澤東的這一體育思想仍在三湘大地傳承踐行。
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健康第一,是新時代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也是湖南教育始終堅守的目標。近年來,湖南加強和改進中小學體育,取得了顯著成效。中小學生參加全國學生體育競賽屢屢奪魁,學生體質健康優(yōu)良率逐年上升,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平均每年下降0.5個百分點以上。
2024年8月,湖南省教育廳、湖南省財政廳、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湖南省體育局、共青團湖南省委、湖南省婦女聯(lián)合會等六部門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全面加強中小學生全員文體活動的意見》,以省域為單位整體推進中小學生文體活動,推動形成“人人都參與、班班有隊伍、校校有成效”的新格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素質全面提升。湖南“全員文體”這一做法,在全國開創(chuàng)了先河,引發(fā)各界關注和廣泛好評。
然而,湖南各級教育部門在長期走訪調研中發(fā)現(xiàn),當前中小學體育教育仍存在諸多困難和不足:教學內容單一、師資匱乏、活動趣味性不強、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體育課等現(xiàn)象在中小學屢見不鮮。要落實“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要順應教育數(shù)字化轉型趨勢,校園體育教育模式亟須與時俱進。
作為教育服務的“排頭兵”,湖南省新華書店在多年的深耕和調研中也發(fā)現(xiàn)了當下校園體育建設的痛點。體育學科無日常教學過程數(shù)據(jù),訓練數(shù)據(jù)積累幾乎為零;日常的體育測試、比賽、考試成績全靠人工記錄,費時費力;學校體育師資不足,學生缺即時反饋、缺興趣;教育行政部門、缺管理平臺……AI技術發(fā)展迅猛,體教融合步伐加快,校園體育教育變革迫在眉睫。
湖南省中小學校“智慧操場”試點建設項目啟動式。
2024年8月,一場湖南教育攜手湖南出版、以AI創(chuàng)新賦能校園體育教育模式的實踐拉開序幕。在湖南省教育廳、湖南出版集團、湖南省新華書店協(xié)同推進下,共投資8000多萬元,僅用3個月時間,在全省百余所中小學校建成“智慧操場”并投入使用,初步構建起“智趣新體育”生態(tài)服務體系,探索出了一條以數(shù)字化助力體育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有效路徑。
體育的本質是什么?未來的體育課堂應該是怎樣的?老師、學生、家長需要怎樣的體育課程內容?帶著這些思考,湖南省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六維全景方案,在全省范圍內創(chuàng)新實施“智趣新體育”項目。期望通過打造六維智慧場景,圍繞教學、體測、考試、賽事等搭建數(shù)據(jù)管理平臺、開發(fā)數(shù)字教學資源、配套智慧場景設備等,切實滿足教育行政部門、學校、老師、學生等不同用戶群體需求,形成服務學校體育“學、練、賽、評一體化”的閉環(huán),促進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智趣新體育”六維全景解決方案。
“智趣新體育”項目以“智慧操場”建設為切入點,通過以“智”驅動,共建共享智慧操場、智慧考點、智能穿戴設備,全鏈條精準服務;通過以“趣”引領,嵌入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應用場景和科學評價體系;通過以“新”賦能,構建集創(chuàng)新性、融入性、服務性和開放性于一體的智趣新體育平臺,助推湖南學校體育工作。
聚焦“全員文體”,構建智趣體育新生態(tài)
3月24日,長沙市發(fā)布2025年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措施。其中,長沙市自2026年起,將中考體育與健康分值由40分提高至50分。消息一經發(fā)布,長沙市開福區(qū)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師生一片雀躍。
“長沙中考體育分值的變化,無疑是深化‘全員文體’活動的又一舉措。作為學校,應該用好用活‘智慧操場’,引導學生更加重視體育鍛煉,在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助力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校長王艷芳介紹,自“智慧操場”啟用以來,學生們的運動熱情不斷提高,體育教師們的教學測評負擔大幅減輕,并主動運用“智慧操場”開展課堂和教研創(chuàng)新。
長沙市開福區(qū)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體育教師運用“智慧操場”進行立定跳遠測試。
作為“智慧操場”項目建設的首站,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智慧操場”系統(tǒng)覆蓋了實心球、立定跳遠、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短跑等多個運動項目。依托于先進的人工智能、大數(shù)據(jù)和物聯(lián)網技術,借助在運動區(qū)域安裝的AI智能技術設施,實現(xiàn)對學生體育運動成績、運動姿勢、運動過程的實時采集、分析與指導。目前,該校有學生5600多人,班級120個,體育教師僅有27名,教學負擔較為繁重,是籃球、足球、健美操、擊劍等體育特色校。
“智慧操場是我們體育老師應該積極探索、努力掌握的工具。課堂上,合理地利用智慧體育手段,能讓學生學習更加直觀、更有效率。”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體育教師王剛表示,作為“智慧操場”吃螃蟹者,除了運用平臺自帶的視頻課件教學,他還組織體育老師們錄制籃球、健美操、八段錦等視頻課件,幫助學生在課余時間更好地自主學習鍛煉。他指出,隨著體育老師自身年齡的增長,大量新興體育項目的涌現(xiàn),一部分動作的示范無法完美展現(xiàn),“智慧操場”引入課堂可以彌補這個遺憾。
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學生使用“智慧操場”設備開展自主鍛煉。
“智慧操場作為AI賦能教育的創(chuàng)新實踐,與傳統(tǒng)體育教學相比有四大顯著優(yōu)勢。”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員、湖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余偉良表示,一是游戲化、趣味性、沉浸式的互動體驗,能激發(fā)學生興趣,可以促進學生主動運動和習慣養(yǎng)成;二是AI輔助教學、自動測評系統(tǒng),可以有效緩解基層學校體育師資不足和專業(yè)不強問題;三是統(tǒng)一規(guī)范的教學引導、不受主觀影響的成績測評,可以推進學校體育的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四是動態(tài)構建學生體質健康數(shù)據(jù)庫、生成個性化訓練方案,可以大幅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精準度。
“智慧賦能學校體育,科技助力學生運動。”湖南省教科院原副院長、“智趣新體育”項目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趙雄輝認為,“智慧操場”的啟用,給學校提供體育管理平臺,讓運動更科學;給老師帶來體育教學資源,讓評價更精準;給學生豐富活動項目,讓鍛煉更有趣。
“推進‘智趣新體育’,是湖南新華從‘知識搬運者’向‘教育服務者’的質變躍升。”湖南新華書店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沈劍鋒表示,集團通過“智慧操場”建設、智能設備運維和師資培訓等服務,用數(shù)字化打開教育服務的新場景,讓紙質教材里的運動知識轉化為青少年可感知的體育實踐。
從傳統(tǒng)到“數(shù)智”,驅動體育教育革新
在長沙,隨著“全國智慧教育示范區(qū)”的創(chuàng)建,由AI、智能物聯(lián)網、大數(shù)據(jù)、可穿戴設備等技術賦能的智慧體育,構建起“可量化、可記錄、可監(jiān)督、可分析、可評定”的智能化管理與監(jiān)測體系,學生體育鍛煉和學校體育工作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智趣新體育”小程序。
“智慧體育可覆蓋課前預練、課中學練、課后鍛煉,為孩子健康成長賦能。”長沙市教科院體育教研員、智趣新體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專家何旭鵬介紹,目前,長沙市中小學校開展的智慧運動項目多達二十多個,其中智慧游泳、智慧跳繩、智慧障礙跑、智慧武術、智慧足球、智慧啦啦操等深受學生喜愛。
在長沙市雨花區(qū)砂子塘小學,“地小人多”一直是學校體育教學的困擾。“智慧操場”的引入,大大拓展了孩子們的運動空間,也豐富同學們的課間生活,“小眼鏡”“小胖墩”也愛上了運動。遍布校園各處的15個智慧屏前,總是聚集起成堆的學生,跳繩、跳遠、仰臥起坐、高抬腿……20余項含國家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系統(tǒng)項目在內的體育技能無需老師在場就可以完成實時監(jiān)測。每個學生都可以通過自主測評、集體挑戰(zhàn)、課堂學習等方式爭獲周冠軍,也能利用運動姿態(tài)識別、運動智能分析等人工智能手段補足短板。
長沙市雨花區(qū)砂子塘小學“智慧操場”融入體育教學與課間活動。
“有了智慧操場,學生就有了自己專屬的‘AI運動搭子’,體育老師也有了‘AI助教搭子’。”長沙市雨花區(qū)砂子塘小學校長張?zhí)肀硎?,學校將依托智慧操場,通過AI技術創(chuàng)設的大情境、大數(shù)據(jù)、大師資等多樣化學習新場景,培養(yǎng)學生“人工智能+”多學科知識融合的能力。
在長沙市第一中學,剛剛落成的“智慧操場”立即吸引了同學們前來體驗。作為“智慧操場”項目的高中試點學校,同學們課后紛紛涌上跑道,在“電子裁判”的注視下,進行短跑比拼。
“在我看來,高中體育雖然沒有納入高考,但實際上比中考體育更重要。高中體育的分數(shù)不重要,重要的是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心理發(fā)展能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長沙市第一中學校長羿莎表示,高中“智慧操場”和小學、初中的項目內容應有所不同,小學、初中是以趣味性運動為主,高中則更注重日常鍛煉和競技類運動。她希望,隨著“智慧操場”的應用升級,不僅能教會孩子們標準化動作和技能,還能為籃球、足球、排球等比賽作裁定,讓體育教學“新”中有“數(shù)”。
今年以來,常德市安鄉(xiāng)縣深柳中學運用“智慧操場”設備,對學生進行跑步監(jiān)測,并開展跳繩比賽。通過智慧屏,同學們直觀地看到自己的運動數(shù)據(jù)和排名,大大激發(fā)了他們的鍛煉熱情。校長劉力說,“智慧操場”啟用后,體育教師根據(jù)設備采集的學生運動數(shù)據(jù),更好地了解每個學生的運動水平和進步情況,從而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和指導方案。此外,還利用“智慧操場”的各種功能,開展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體育教學活動,如虛擬運動比賽、線上運動挑戰(zhàn)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湖南師大附中博才梅溪湖中學體育課上,學生運用“智慧操場”進行排球訓練。
婁底市雙峰縣教育局副局長彭少華表示,“智慧操場”的引入不僅帶來了技術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推動了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的轉變。從“應試體育”到“健康體育”,從“一刀切”到“分層教學”,借助智能設備和技術手段,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享受運動的樂趣,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節(jié)奏下成長。
“沒想到,人工智能的風也吹到了偏遠山區(qū)學校。”湘西州龍山縣興隆學校校長李冬表示,借助先進的技術手段,“智慧操場”打破地域和資源的限制,讓偏遠地區(qū)的學生也能享受到高質量的體育教育,這將有助于縮小教育差距,實現(xiàn)教育公平。
當前,湖南正在大力構建集品牌活動傳播、智能體育場所、服務平臺和內容資源于一體的體育與健康教育服務生態(tài)圈,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下一步,湖南“智慧操場”試點學校將圍繞全省中小學校常態(tài)化開展文體活動的重要部署,以“智趣新體育”平臺為載體,以“智慧操場”的建設啟用助推學校體育教學理念深層次變革,推動“魅力大課間”“三大球”聯(lián)賽等活動開展,形成“培育一個、帶動一批、影響一片”的輻射效應,進而推動全省學校體育數(shù)字化、智能化,書寫體教融合的“湖南篇章”。
關鍵詞:
凡注有"環(huán)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huán)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huán)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huán)球傳媒網",并保留"環(huán)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