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
3月3日下午三點,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劉結一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作為2024年全國兩會首場新聞發布會,劉結一介紹,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將于3月4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3月10日上午閉幕,會期6天。此次新聞發布會上,他一共回答了中外記者十個問題,涉及我國經濟復蘇、粵港澳大灣區深度融合發展等多個話題。
中國基金報記者 張玲 拍攝
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
談到我國經濟復蘇的情況,劉結一在發布會上提到今年春節假期的出游熱、消費旺、年味濃,冰雪哈爾濱、古城喀什和許多城市精彩紛呈、人潮涌動。從側面反映出,人民群眾提升生活品質的需求蘊含著巨大消費潛能,是拉動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文旅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8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4.74億人次,同比增長34.3%,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6326.87億元,同比增長47.3%,國內旅游出游人次和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均大幅增長,創歷史新高。
劉結一表示,經濟議題備受委員關注,是政協協商議政的重點。委員們一致認為,過去的一年,我們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實現,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
他指出,展望未來,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良好基礎和有利條件,經濟長期向好態勢將持續鞏固和增強,前景光明。
“今年,全國政協將繼續助力鞏固經濟向好態勢,就經濟領域重要問題開展形式多樣的協商議政,積極建言資政、凝聚各界共識,為推進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劉結一稱。
大灣區經濟總量超過13萬億元成為全球最具前景的增長極之一
在回答記者關于推動大灣區深度融合協同發展全國政協做了哪些工作的提問時,劉潔一首先列出一組數據。
據他介紹,在今年春節期間,內地居民前往港澳共計約252萬人次;港澳居民來內地約249萬人次;港珠澳大橋口岸出入境客流、車流屢創新高。這些數據,是港澳與內地居民“北上南下”的“雙向奔赴”,是粵港澳大灣區“車暢、人興、財旺”強勁活力的生動寫照。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劉結一說,春節是港澳居民赴內地旅游、探親訪友的“黃金期”。隨著“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實施,港澳居民到內地更為便利,一家人駕車“北上”逛花市、辦年貨、吃團年飯、走親訪友,感受濃濃年味和“煙火氣”。內地旅客可以赴港澳體驗煙花匯演、花車巡游等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據香港旅游促進會公布的數據,農歷新年期間香港整體酒店入住率超過八成。在大灣區,春節醒獅深受人們喜愛,今年春節,香港、澳門的舞獅隊來到珠海,和珠海舞獅隊共舞一只“灣區雄獅”。在年俗文化的傳承中,大灣區居民之間的情感聯結和大灣區融合發展進一步增進。劉結一說,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有230多位來自港澳。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高效快捷的通關措施讓大灣區實現“一小時生活圈”,大大便利了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履職、工作和生活。一位今年春節從香港到廣州、深圳處理公務的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用“一日千里”形容大灣區的發展,非常貼切。劉結一說,建設大灣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五年前的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五年來,大灣區成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去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廣東考察時提出,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如今,大灣區經濟總量超過13萬億元,專利能力位居全球四大灣區之首,成為全球最具前景的增長極之一。
劉結一指出,全國政協始終關心香港、澳門的經濟社會發展,心系大灣區,通過多種形式圍繞大灣區建設協商議政。一年來,委員們就加快大灣區市場一體化、優化金融數據跨境合規體系、推進產業數字化建設、建立跨區域人才共享機制等各個方面為高水平推進大灣區深度融合、協同發展建言獻策;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在廣東多地調研,重點考察橫琴、前海、南沙等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促進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落實;全國政協還將圍繞“發揮港澳在我國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的作用”等議題進行深入調研,推進粵港澳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制度“軟銜接”、民生互惠“心相融”。
劉結一稱,全國政協扎實開展民主監督,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落實情況及建議”列入全國政協圍繞“十四五”規劃開展民主監督的五年計劃,自2021年起連續三年組織視察團、調研組開展視察監督、會議監督等,形成民主監督報告,推動綱要落實。
劉結一表示,這次大會期間,歡迎中外記者朋友們與來自港澳的委員多交流,了解港澳參與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故事,也希望大家有機會到大灣區走一走,看一看。
民營經濟前景可期
民營企業大有可為
針對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劉結一表示,一年來,各項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聚焦解決實際問題、破解發展難題,提振了大家的信心,增強了底氣。在宏觀經濟持續向好的大趨勢下,民營經濟前景可期,民營企業大有可為。
全國政協圍繞“持續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開展民主監督性視察,圍繞“清理拖欠企業賬款情況”召開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等,通過履職為民營企業發展鼓干勁、強信心、辦實事。
劉結一指出,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在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共中央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將繼續圍繞穩崗擴就業開展系列工作
談及就業問題,劉結一表示,就業關系到千家萬戶,年輕人尤其是應屆畢業生就業備受關注。中共中央、國務院將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作出一系列具體部署。各地區和有關部門多措并舉,形成穩崗擴就業合力。
劉結一介紹,2023年,各級政府各類資金直接支持就業創業超過3000億元,并采取支持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城鄉困難群眾就業等針對性措施,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
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和企業招工面臨的困難,委員們提出“建立高校和行業發展聯動機制,解決大學生就業結構性矛盾”等針對性提案,被相關部門吸收采納,為推動相關政策舉措落地見效發揮了作用。在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中,委員們積極開展“政協委員企業進校園促就業”行動,各展其能,開展就業輔導、職業規劃交流、結合企業發展需要吸納青年實習和就業,助力穩崗拓崗政策落實。
針對“就業難”“招工難”并存的就業結構性問題,比如技術工人短缺,政協委員會同界別群眾代表與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專門圍繞“建立健全創新技能導向的產業工人激勵機制”等議題,舉行界別協商座談會等專題議政活動,從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機制、加強技能型人才培養、落實“新八級”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打造高水平的職業教育體系等角度,協商議政,提出意見建議。
劉結一指出,2024年,全國政協還將繼續圍繞穩崗擴就業開展一系列工作,比如組織開展“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支持體系、確保就業穩定”調研;圍繞“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推動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進行協商,為落實好就業優先政策、夯實民生之本履職盡責、獻計出力。